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集体采访 沈莹介绍黑龙江省代表团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
2022-10-19
18日,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两场集体采访。党的二十大代表、我省代表团新闻发言人沈莹参加第二场集体采访,介绍我省代表团学习和讨论党的二十大报告情况,并回答记者提问。
沈莹首先感谢新闻媒体对黑龙江的关心支持。她介绍说,黑龙江省代表团的代表中,有工程院院士、大国工匠、冬奥冠军,也有抗疫先进个人、劳动模范和基层一线党员,是我省各条战线的先进模范。
在介绍我省代表团学习和讨论党的二十大报告情况时,沈莹说,这几天,我们带着全省246万多名党员的重托,认真学习和讨论党的二十大报告,一致表示坚决拥护、完全赞成。大家最深切的感受,就是“两个确立”深入人心、引航领向,强国复兴成就辉煌、前景光明。来自“乌苏里船歌”发源地的赫哲族代表在发言时动情地说,他们的收入成倍增长,日子越来越红火,发自内心感恩习近平总书记、感恩党中央。黑龙江省代表团全体代表表示,身在最北方、心向党中央,要牢记“三个务必”,紧跟核心奋斗,全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龙江大地落地生根,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龙江篇章。
围绕如何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问题,沈莹说,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,要“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”,使我们备受鼓舞、倍增信心。我们代表团对此进行了热烈讨论,归纳起来,重点是抓好“四个新”。
一是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。黑龙江是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,产业门类齐全,拥有中国一重、哈电集团、大庆油田、哈飞等一大批“国宝级”企业。我们将按照党的二十大关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部署,全面实施产业振兴行动计划,大力发展数字经济、生物经济、冰雪经济和创意设计产业,培育壮大航空航天、新材料、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,推动能源、化工、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向中高端迈进,形成多点支撑、多业并举的产业新布局。
二是壮大创新发展新动能。黑龙江科教资源丰富,有哈工大、哈工程等78所高等院校,有40位“两院”院士,有79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,以及一大批科研实力雄厚的专业院所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的载人航天、探月探火、深海探测、核电技术等取得重大成果,都有黑龙江的贡献。我们将把振兴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,用好用足《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》等政策,加快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,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专项行动,高标准建设环大学大院大所创新创业生态圈,高水平建设哈大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,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龙江贡献。
三是打造向北开放新高地。黑龙江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,边境线长2981公里,有27个国家一类口岸。我们将深度融入共建“一带一路”,实施新时代沿边开放开发行动,高标准规划建设黑瞎子岛中俄国际合作示范区,推进自贸区创新发展,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。
四是厚植生态绿色新优势。北国好风光,美在黑龙江。我省拥有大森林、大湿地、大湖泊、大界江、大冰雪,夏季可尽享清凉,冬季可赏冰滑雪。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“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”的要求,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,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,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,着力打造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,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”实践地,让绿色成为龙江高质量发展最靓丽的底色。
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、粮食大省,如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、走好具有龙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?针对记者关心的问题,沈莹表示,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,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。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,必须走好农业现代化之路,加快建设农业强省。
一是在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“压舱石”上展现更大作为。2018年,习近平总书记到黑龙江考察,在建三江七星农场双手捧起一碗大米,语重心长地说“中国粮食!中国饭碗!”。黑龙江始终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,把多种粮、种好粮作为头等大事,粮食总产量、商品量、调出量均居全国第一,粮食产量连续4年超过1500亿斤,去年达1573亿斤。今年又是一个大丰收年,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到黑龙江,去看看大农业的丰收景象。我们将多措并举提高粮食综合产能,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推动粮食产能增加1000万吨,让“中国饭碗”装上更多中国粮。
二是在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“排头兵”上彰显更大担当。黑龙江农业现代化建设优势明显,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9%,农业机械化率达到98%以上,高标准农田达到1亿亩。我们将大力发展科技农业、绿色农业、质量农业、品牌农业,提升“粮头食尾”“农头工尾”产业链层级,高标准建设佳木斯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,推进规模化、数字化、现代化大农业发展。